干貨!新能源電池包(PACK)安全設計策略
發布日期:2023-06-05 瀏覽次數:85
摘要
本文主要分析了新能源電池包的結構設計方案及策略,從電池包的本征安全、主動安全、被動安全整體介紹及如何進行整包被動安全防護幾個方面入手,在此基礎上,以電池包整體的設計為切入點,分享測試方案及數據等。
電池安全是新能源車型安全的核心
隨著純電動汽車快速普及,保有量大幅增加,動力電池的質量問題也日益凸顯。其中,熱失控是影響動力電池安全的最大誘因,據2011-2019年事故調研數據顯示,熱失控擴散導致動力電池出現安全問題的比例占50%以上。
一般來說,動力電池起火原因主要包括電池部件老化、外部碰撞、高溫天氣、電池熱失控、高負荷等五個方面。而外部碰撞和高溫天氣屬于外因,電池部件老化、電池熱失控、高負荷則與動力電池質量、熱管理系統等相關,往往是自燃的直接導火索。
數據來源:EVS-GTR會議
電池包的設計需要考慮什么?
電池包的尺寸,整車底盤有很多零件,放置電池包的空間是有限的,要滿足整車的空間要求,其次也得滿足整車的純電續航里程的要求,這就能直接轉化成,這個電池包需要設計多少度電了。然后就是選擇電池了,包括電芯的形式,方殼,軟包,還是圓柱,每個電芯的容量是多少,然后了解整車其他用電器的工作電壓的范圍,這個決定著我們電池包的電芯是用幾并幾串的,BMS在監控電池包電芯的時候會對電芯的串聯并聯有要求的。
電池包的組成
原材料選擇
主要原材優選以及有效改性,增強電芯的熱穩定性,避免熱失控。
正負極材料:
· 優選動力學性能優異的負極材料,降低析鋰風險
· 負極顆粒表面熱穩定性包覆,電解液負極成膜添加劑,保護材料表面
· 正負極材料表面通過電解液溶劑和添加劑的反應,會形成SEI/ECM保護膜,阻止材料進一步反應惡化,提升材料穩定性和安全性
電解液:
· 電解液阻燃添加劑
· 改進配方、提升閃點以及電解液體系的蒸汽壓,實現阻燃效果
隔膜:
· 高耐熱PET、芳綸等基膜,減低電芯內短路風險
· 表面熱穩定性涂覆,降低隔膜熱收縮
結構件設計
鋰電池包主要由承載框體(下框體、上框體)、鋰電池、高壓連接組件(如高壓接插件)、低壓連接組件(如低壓接插件)等組成,見下圖所示。
鋰電池框體不僅作為各零部件承載體,也充當著連接整車的“橋梁”,鋰電池通過鋰電池框體安裝結構裝配在整車上。
為了便于安裝、維護,承載框體一般分為上框體和下框體。下框體主要承載器件,承擔電池系統更多的重量;上框體則一般主要起防護作用,承重要求較小。
電池包主動安全設計
熱失控檢測:通過溫度,電壓的監測結合定時喚醒的功能,能在電池包熱失控發生前,向車輛發出報警,保證人員人身安全。
電壓檢測:實時單體電壓檢測
根據電芯性能,設定電壓閾值和壓降速率閾值來定義熱失控是否發生
溫度檢測:實時模組溫度檢測
根據電芯性能,設定高溫閾值和溫升速率閾值來定義熱失控是否發生
防誤報設計:冗余設計
為了防止誤報,對檢測時間和檢測條件進行了冗余設計,以增加策略判斷的可靠性
喚醒策略:實時喚醒策略
BMS休眠后,每隔一定時間自動喚醒。喚醒后,檢測當前溫度和電壓值
電池包被動安全設計
電池熱失控路線:通過熱失控的“5重防護”設計,最終實現電池包的“0”熱蔓延(即單個電芯熱失控,不會蔓延至相鄰電芯或模組)
電氣絕緣耐壓設計:如出現絕緣失效會造成嚴重的短路情況,為避免二次絕緣失效,通過客戶需求的最大工作電壓Vmax,以及工作海拔來做相應的絕緣設計
雙重絕緣設計:模組設計采用雙重絕緣防護:電芯本身有一層絕緣電芯藍膜及電芯頂貼片可以滿足絕緣耐壓要求,端側板與電芯間、電芯與底部安裝面間均有絕緣紙進行防護,絕緣紙均滿足絕緣耐壓要求。
結構安全測試:像震動、沖擊、包括碰撞等,能夠監測到的或短周期能夠出現的這種問題相對好解決,如長周期出現才能監測到的問題如何來進行,所以就通過端板和側板模組的焊接測試,根據模組循環與膨脹力的關系,設計模組端側板的焊接強度要求和指標。
熱失控防護方案:通過熱失控防護設計,實現電池包熱失控的5重防護:傳感器提前預警、電芯間的隔熱設計、模組間增加阻熱間隔、引導熱失控排氣按照特定通道排出、優化防爆閥選型。
結論
本文分析了目前電池包結構設計流程和仿真研究現狀,PACK級別被動安全設計理念、如何開展整包被動安全防護(根據電芯熱失控表現進行整包防護設計,仿真及策略等),另外電池包熱分析、動態分析以及碰撞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也將是接下來的研究的重點。
- 上一篇:電池管理系統功能安全開發
- 下一篇:集成電驅動系統功能安全測試技術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