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斯拉為何一再降價?其降價的本質究竟是什么?
發布日期:2021-08-11 瀏覽次數:962
7月30日,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,特斯拉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的價格下調15000元人民幣,調整后的價格為235900元人民幣,交付時間為4-6周。
特斯拉中國接受采訪時表示,只要還沒提車的消費者都可以按照新的價格提車。同時,降價后的Model 3標準續航版無論舒適性配置還是性能配置都沒有變化。
作為一個飽受爭議且市場銷量一直頂流的車企,特斯拉應該是最不愁賣不出車的企業,但既然其不愁賣不出車,為何特斯拉還有一直降價?今天我們就嘗試從本質上解答特斯拉降價的根本原因。
首先我們都明白的一個道理是:賣車就像賣衣服,最低折扣價也是能讓商家賺取一定的利潤。所以特斯拉及時一而再的降價,他也能賺到很多,而不斷地降價,也是為了利潤的最大化。
01特斯拉降價歷史
自2018年特斯拉進入中國以后,已經連續調控價格17次,在這其中漲價5次,降價12次,調控幅度在幾千~十幾萬不等。其在華價格調控歷史大致如下圖所示:
根據上述表格可以看出,不管是因為國家關稅政策減免,還是撤銷直營店,特斯拉的成本一旦下降,其預售車輛必定會降價;一旦新增功能或政策變動,引起成本上漲則一定會升價。
這就是說特斯拉的價格是隨著成本的變化而變化,而本次調價則是因為特斯拉用上了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電池。由于電池成本下降,其價格發生變動。
一言一概之,其價格下調的最根本原因就是降成本,瘋狂的降成本!
02特斯拉如何降本
具體怎么做的呢?其降成本的原因無外乎在于以下幾點:增加換代的集成度、技術框架內微創新、減去中間商賺差價!下面具體分析分析,舉一些案例,來看看,到底人家是怎么極限操作的!
第一、換代集成度更高
從架構,硬件,軟件,線束,車身構造等,全系列全方面的高度集成。
從架構來說,從Model S/X到Model 3/Y的架構,明顯邊的集成度更高了。集成度更高的意義是什么?最直接的就是——軟硬件的數量減少!
原先區分多個控制器的軟件,整合在一個域控制器里,軟件的集成數量也更少了。
再一個,換代車型物理集成和物理省略。例如,從S到3的儀表省略,再到S+的換擋桿兒省略。即便儀表和懷擋再好看,說沒也可以沒。
再說說物理集成這一說法:一體鑄造機,很火吧?目的是啥?——還不是為了降成本?
再看看高壓布置。特斯拉秉持:集成,集成再集成的遠側,從S的分線盒,到3的電池一體,能不分散就不分散~
第二,同平臺框架內技術不斷微創新
我們都知道在一個車整體大平臺定了之后,大改是不可能的。只能做一些小小改動,或者在同一個平臺架構下面,做一點微創新。
但是特斯拉幾乎把這件事做到了極致。
舉一些例子:
比如說,電池模組平臺化引用……早些年特斯拉推出的車,幾乎都是長續航先出,然后再出短續航(美其名曰標準續航),為什么這么做呢?看看電池就知道了
這是早期的電池:塞得滿滿當當
這是后來的電池:哇哦,屁股那頭空著嘞???
這說明什么?用同一個電池殼子,減少一些電池,就可以做一個低配版本的車,續航短點沒關系。可以拉低價格啊!——同平臺內隨便減啊!
第二個例子:電池打膠
看看早期的打膠,滿滿當當!
再看看現在的打膠:哇哦,都是漏洞!——倒不是說特斯拉故意偷工減料。只是,在經過設計和仿真之后,發現,只要原來三分之一的膠,就可以滿足要求了。干嘛打那么多?——省點錢不好嗎?
所以,在同一個平臺上降成本的思路是:
初始做出一個完善充足的基礎版(或者說叫最高版本),而后便一路“減減減”……
這就是特斯拉降價的奧秘!
第三,去掉中間商賺差價
供應商這事兒,話題比較大。這是一種長期投資!一般車企沒這個魄力。
1,堅持換更便宜的供應商:熟悉特斯拉電池的人基本都知道,特斯拉電池供應商,從松下,到LG,到寧德時代,從18650 ,到2170,再到磷酸鐵鋰……
嘖,你以為特斯拉在搞什么?真正的情況是,誰便宜用誰的……
在保證車輛性能的同時,不停的換便宜的供應商……這也是特斯拉的降價之路。
2,掌握原材料,自己干!
電池的各種原材料的價格都是透明的,成品價格取決于你如何來得到這個產品。對于電芯這種核心部件,成本的大頭,當供應商不能滿足特斯拉的成本降低速度,自制是必然的嘗試。
所以,特斯拉選擇自己干,而且堅持下來了。
03特斯二季度財報
經歷了以上集成降本,特斯拉的利潤會減少嗎?
特斯拉第二季度的財報顯示,特斯拉二季度總交付量為201304輛,總營收為119.58億美元,同比增長98%。在總營收的構成中,汽車業務的營收為102.06億美元,同比增長97%,占比超過85%。(其他業務包括碳排放積分銷售、太陽能業務、儲能業務等)。
更令人震撼的是,汽車業務的毛利率達到了28.4%。在收入方面,雖然特斯拉汽車的平均銷售價格同比下降了2%,但總營收仍在增加。
最直接的原因是“交付量大幅提升”,第二季度,特斯拉交付量為201304輛,生產量為206421輛,創下歷史新高。其中,交付量同比增長151%。環比增長14%。
也就是說特斯拉最開始可能走的是高端路線,但隨著其成本的下降,其開始走起量產盈利路線。在維持利潤的情況下,將利潤批量化。
所以,各位,明白特斯拉的降價機制了嗎?
等待吧,特斯拉電池自己能產了之后,價格會再跳水的......下一步特斯拉將干到15萬元,這對新勢力和傳統車企,都會造成沖擊。屆時,開心的可能是我們消費者啦。